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鮑梓欣
大眾網記者 趙奕寧 東營報道
為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宣傳鳥類保護,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飛鳥計劃實踐團飛鳥鸞影宣傳實踐隊,乘車從北京出發(fā),來到山東省東營市,開展為期1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飛鳥鸞影實踐隊以“愛鳥、護鳥、傳愛”為主題,開展了前期的調研活動。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線下焦點訪談與街邊采訪等多種形式,收集了大量關于公眾對鳥類保護認知與態(tài)度的信息。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鳥類的喜愛僅停留在表面,對保護知識了解不足,但愿意支持相關工作。針對這一問題,實踐隊制定了詳細的宣傳計劃。
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qū),實踐隊成員們?yōu)橛慰头职l(fā)鳥類保護圖鑒,普及基礎性的鳥類保護問題。同時,他們還研發(fā)了“飛鳥檢便儀”,這是一種利用生物與化學方法檢測鳥類糞便中標記化合物及病毒的新方法。此項科創(chuàng)產品的研發(fā),不僅為鳥類健康檢測提供了新思路,也將科技創(chuàng)新與鳥類保護相結合,體現了隊員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除了科研與實踐,飛鳥鸞影實踐隊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他們與黃河口生態(tài)保護區(qū)聯(lián)系,安排了景區(qū)內的安檢、指引、幫扶、清潔、喂養(yǎng)等工作任務。在鳥類博物館的志愿講解中,隊員們通過背誦講稿、中英翻譯等方式,增強自己對鳥類保護系列問題的認識與思考。在為期六天的實踐中,隊員們與自然親密接觸,體會自然的奧妙,凈化心靈。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開展,不僅加深了隊員們對鳥類保護的認識與熱情,也為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飛鳥鸞影實踐隊的成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鳥、護鳥、傳愛”的真諦,讓綠色精神傳至萬家燈火。
未來,北京科技大學飛鳥鸞影實踐隊將繼續(xù)投身于更多樣的宣傳工作,為生態(tài)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隨著葫蘆絲婉轉悠揚的音符滑落,為期兩天的“2024全國(黃河口)葫蘆絲藝術展演”在東營雪蓮大劇院圓滿落下帷幕。8月8日至9日,來自全國26個地市、60余家葫蘆絲藝術團體的2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