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有個龍居鎮(zhèn)|特色農產品“萌化”旅游市場

2020-04-30 19:44:41 來源: 大眾網·海報新聞 作者: 唐夢琳 李乃馨 紀琳輝 趙素敏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4月30日訊(記者 唐夢琳 李乃馨 通訊員 紀琳輝 趙素敏)在東營市東營區(qū)龍居鎮(zhèn),一個個甘甜可口、巴掌大的麻灣西瓜,一朵朵肥美鮮嫩、呆萌萌的松茸菇,一顆顆婀娜小巧、毛茸茸的多肉植物,無不萌化前來觀賞選購的市民游客。

  今年以來,龍居鎮(zhèn)牢牢抓住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契機,搭乘“旅游富民”的快車做好文農旅結合文章,大力培育和推廣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品牌,不斷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新渠道,著力打造“林?叼B(yǎng)地,黃河會客廳”文旅品牌。

  麻灣西瓜 開啟入夏“甜蜜縹緲錄”

  甜味能快速補充糖分,促使人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幸福和愉悅的信息傳遞至神經,給人高度的滿足感。每年五月,嘗一口瓤紅汁甜的麻灣西瓜,成為了龍居人開啟入夏“甜蜜縹緲錄”的序篇。

  母親河黃河于1937年在龍居鎮(zhèn)正覺寺處決口,沖擊出彎轉90度的河道和四萬余畝黃河灘區(qū)。沙土層深厚、地勢高、光照好、溫差大,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特別適宜西瓜生長。瓜形勻稱、籽小而少、含糖量高、皮薄瓤脆、香甜可口、風味好等獨有特色,讓麻灣西瓜在東營周邊地區(qū)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麻灣西瓜”已通過國家農業(yè)農村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品牌。

  “五一黃金周是我們的頭茬西瓜熱銷期,今天訂購的就有380箱,已經裝箱準備發(fā)給客戶!甭闉澄鞴显a地中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康源基地的負責人張玉龍介紹,他們種植的品種主要是4K和美都,統(tǒng)一實行標準化種植管理,西瓜成熟天數經過嚴格把控,食品安全檢查落實到田間地頭,保證發(fā)到市場手中都是最甜最生態(tài)的。同時,基地集農業(yè)科研、種植銷售、科普示范、果蔬采摘、休閑觀光于一體,不定期舉行各種活動,前來游玩的家長和孩子可以在這里體驗地道的龍居農家生活。

  謝何赤松茸 趟出林農致富路

  走進龍居鎮(zhèn)謝何村松茸菇采摘基地,樹蔭遮蔽下是一層層微濕厚重的稻草。翻開一瞧,圓滾滾、胖嘟嘟的赤松茸冒出了“腦袋”,棕紅的菌帽,白色的菌柱,一叢叢的長勢十分喜人。

  “我們村周圍都是林地,樹木成材耗時長,村民得到效益回報往往需要好幾年!敝x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濤介紹說,為了將生態(tài)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謝何村村“兩委”和鄉(xiāng)村振興服務隊駐村干部到處“取經”,結合龍居黃河森林旅游區(qū)林地茂密、水源豐富的特點因地制宜,選定了“林下食用菌產業(yè)”項目來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增收!傲肿酉旅娣N蘑菇,簡單還容易操作,這么一來年年都能有收入!

  “現在我們每天采收鮮菇1000公斤左右,隨著五六月份氣溫升高,預計畝產可達4000公斤。目前我們的赤松茸試種面積還不大,光這一個采收季的產值就可達50余萬元,絕對是林農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编l(xiāng)村振興服務隊駐謝何村“第一書記”馬秀彬算了一筆帳,一畝地就能給農民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

  謝何村大片的樹林能遮陽、擋風、涵養(yǎng)水分,適最宜食用菌生長。以往被當成農林廢棄物的稻草、麥秸、玉米秸稈等,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種植赤松茸的天然“土壤”,既讓農林業(yè)廢棄物得以綜合開發(fā)利用,又大大改善了農村環(huán)境,最大程度盤活了林下資源,讓林下經濟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fā)展突破口。

  文旅融合 打造多肉萌寵樂園

  來到龍居鎮(zhèn)司家村和大楊村,沿路而建的標準化多肉培育大棚是暮春里另一道別樣風景。在雙惠多肉種植農場內,現代化的培育設施一應俱全,錢串、粉藍鳥、福娘等形態(tài)多樣的多肉植物體態(tài)飽滿,生機勃勃,儼然一處“桃花源”。

  據雙惠多肉種植農場負責人王雪明介紹,農場現有種植大棚5000平方,露養(yǎng)區(qū)2000平方,培育的品種多達60余類,年育苗達上萬株,產品廣銷北京、哈爾濱、昆明等城市。為了帶領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王雪明正帶領周邊的村民統(tǒng)一育苗、統(tǒng)一技術、統(tǒng)一銷售“讓村民做家門口就能掙錢!”

  借助文農旅融合的東風,雙惠多肉種植農場以打造網紅打卡地“多肉萌寵樂園”為目標吸引游客和客商,主推名品繁育和精品零售,在農場周邊種植歐洲月季、北美冬青等苗木,建設集培育銷售、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特色農場,讓市民們不出城就體驗到研學游、親子游和近郊游的樂趣。

初審編輯:馬寶濤

責任編輯:張瑞豐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